河汾春色过,此别路三千
出处:《送薛逸人归荆南》
明 · 谢榛
河汾春色过,此别路三千。
旅梦关山月,乡心风雨天。
马归湘竹外,城对楚江边。
去住何须叹,荆王自下贤。
旅梦关山月,乡心风雨天。
马归湘竹外,城对楚江边。
去住何须叹,荆王自下贤。
鉴赏
这首《送薛逸人归荆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首句“河汾春色过”,以河汾之春景作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离别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接着,“此别路三千”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距离之远,预示着分别后的相思之苦。
“旅梦关山月,乡心风雨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旅途中的梦境与现实中的乡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关山月”象征着旅途的遥远与艰难,“风雨天”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测,两者交织在一起,更显离别之痛。
“马归湘竹外,城对楚江边”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马儿在湘竹之外缓缓离去,城楼对着楚江,一静一动,一远一近,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凄美的画面感,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氛围。
最后,“去住何须叹,荆王自下贤”两句,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离别,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悲伤,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这里引用了楚王的故事,借以表达对友人的尊重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