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虫摇缸萤入屋,去雁来鱼应可卜
出处:《秋夜曲 其二》
元 · 赵孟頫
蒲萄架空堕殷玉,遥夜露寒生体粟。
暗蛩栖草鸣不平,无丝络纬空劳促。
梦魂苦短道苦长,万山深处非吾乡。
玉虫摇缸萤入屋,去雁来鱼应可卜。
醒眼荧荧愁万斛。
暗蛩栖草鸣不平,无丝络纬空劳促。
梦魂苦短道苦长,万山深处非吾乡。
玉虫摇缸萤入屋,去雁来鱼应可卜。
醒眼荧荧愁万斛。
鉴赏
这首《秋夜曲(其二)》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画面。
首句“蒲萄架空堕殷玉”,以葡萄架空落下的景象,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如同珍贵的玉石般珍贵而易逝。接着,“遥夜露寒生体粟”一句,通过描述深夜的露水寒冷,让身体起满寒栗,营造出一种深秋夜晚特有的凉意与孤寂感。
“暗蛩栖草鸣不平,无丝络纬空劳促”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蟋蟀在草丛中鸣叫,表达内心的不平与挣扎,而蜘蛛忙碌地织网却徒劳无功,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与徒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梦魂苦短道苦长,万山深处非吾乡”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梦中的时光短暂而痛苦,而追求的道路漫长且艰难,身处万山之中,却发现自己并非真正的归宿。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定位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玉虫摇缸萤入屋,去雁来鱼应可卜”两句,通过玉虫摇晃灯缸、萤火虫飞入屋内,以及雁鱼的来往,暗示着外界的变化与信息传递,预示着未来可能的转机或变化。
最后,“醒眼荧荧愁万斛”一句,以明亮的眼睛却充满愁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世界时内心的沉重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与挑战中寻求自我理解与解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