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全文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

出处:《宿铜陵
宋 · 张耒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馀荒。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

拼音版原文

shānyuǎnwènrénguīcháng

tiānliángkuòqiūhuāng

rénjìngbàngniǎolínxiàfáng

tónglíngjìngjiùkōnghànwáng

注释

山色:远处的山色。
日已远:逐渐远离视线。
归路长:回家的路途遥远。
碧天:蔚蓝的天空。
凉夜:清凉的夜晚。
秋物:秋天的景色。
雨馀:雨后的。
人静:寂静无声。
路傍寺:路边的寺庙。
鸟啼:鸟儿鸣叫。
林下房:树林中的房屋。
铜陵:地名,古地名。
竟何就:究竟为何选择在此。
空死:白白死去。
汉吴王:汉朝的吴王。

翻译

山色渐行渐远,询问归途漫长。
青天夜晚凉爽,秋景雨后显得荒凉。
寂静路上寺庙旁,林中鸟儿房前啼叫。
铜陵究竟为何选择,只留下空荡的汉吴王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宿铜陵》。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夜旅途孤寂的景象。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不尽的思念。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渐行渐远,而诗人询问归家的路途,却发现道路无尽,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馀荒",则描绘了一派萧瑟的秋景。碧绿色的天空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宽广,而秋天特有的清冷气息伴随着细雨,让一切看起来都有些荒凉和凄迷。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诗人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人们在这静谧的夜晚选择了安静的寺庙作为歇息之所,而远处的鸟儿则在林间的房舍中发出啼鸣声,这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诗人提到铜陵,一地名,而后半句则是对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及东吴的开国君主孙权的感慨。他们虽然功绩卓著,但终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最终归于尘土的无常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