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
出处:《题白鹤峰苏文忠公祠赠用公》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閒祗鹤峰。
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
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
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
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
鉴赏
这首诗以“袈裟身似岁寒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如同冬日里坚韧不拔的松树,身穿袈裟,象征着坚定的信仰与修行的毅力。接着,“白首栖閒祗鹤峰”一句,进一步刻画出主人公年岁已高,却依然闲适自在,隐居于鹤峰之上的生活状态。
“蝉已无心长不食”,通过蝉这一意象,暗示主人公心境平和,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仿佛蝉一般,不再渴望外界的物质享受。“龙犹有角更多聪”,则以龙的形象比喻主人公智慧超群,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犹如龙之角般锋利。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槎江水环绕着城市的阴暗角落,象岭上的云雾中映照着庄严的塔影,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回忆与感慨,以及与友人长时间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体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描绘和场景的渲染,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智慧深邃、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