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出处:《遣意 其三》
宋末元初 · 仇远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注释
宦游:在外做官。倦矣:厌倦了。
岁晚:晚年。
腊雪:腊月的雪。
不到地:没有融化到地面。
春风先满闾:春风吹遍村庄。
邻翁:邻居老人。
寒乞炭:寒冷中乞求木炭。
溪女:溪边的女孩。
晓供鱼:清晨供应鱼类。
梅花处:梅花盛开的地方。
卜隐居:选择隐居。
翻译
我现在厌倦了在外做官的生活,到了晚年心情如何呢。腊月的雪还没有融化,春风吹过时,整个村庄已经充满了暖意。
邻居老人在寒冷中向我乞求木炭取暖,清晨溪边的女孩已经准备好捕鱼供应市场。
那些梅花盛开的地方,我打算在那里选择一个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宦游生涯中感到倦怠,年岁已晚,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两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惧以及面对年华老去时的心境。这里的“倦”字传递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而“岁晚意何如”则是对未来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无奈与探询。
"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感受季节更迭中春意渐浓的氛围。这里的“腊雪”通常指冬末未及时节的零星积雪,而“春风先满闾”,则是说春天的气息已经充盈在每一个角落。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从寒冷到温暖的转变,暗示着词人内心中对新生的渴望。
"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这两句,则是通过描写周围人的生活状况,来反映社会的困苦和词人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邻翁”指的是邻里之中的老者,“乞炭”则表明了他们的贫寒;而“溪女晓供鱼”,则是说山间女子清晨就要去供应食物,透露出生活的艰辛。
"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这两句,是词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选择。在这个季节里,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强,而“吾将卜隐居”则是说词人希望在这些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和外部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自然、以及自我选择的一种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