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杜门便野处,蹑屐饱山行全文

杜门便野处,蹑屐饱山行

出处:《和清老韵 其一
宋 · 王炎
不作麒麟楦,方知外物轻。
杜门便野处,蹑屐饱山行
未说穷通乐,宜无宠辱惊。
颓龄宁有几,聊尔憩劳生。

注释

麒麟楦:比喻世俗的荣华富贵。
外物:指世俗的名利地位。
杜门:闭门不出,隐居。
野处:野外,自然环境。
蹑屐:穿着木屐行走。
饱山行:尽情地在山中行走。
穷通:困厄与顺境。
宠辱:得宠或受辱。
颓龄:衰老的年纪。
聊尔:姑且如此,随便。
憩劳生:休息和缓解劳累的生活。

翻译

不再追求世俗的荣耀,才明白世间万物皆轻浮。
闭门隐居在野外,常穿木屐游历山川。
还未谈及困厄与顺境的快乐,应无宠辱之事足以惊扰。
垂暮之年还能有多少,姑且借此暂息劳累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清老韵(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欲的超然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不作麒麟楦,方知外物轻。”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说明只有当一个人不再追求那些稀有且难以获得的事物时,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外界事务的无常和轻盈。这里的“麒麟”指的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比喻珍奇难得之物;“楦”则是古代用来装饰马车的华丽装饰,象征着奢侈与浮华。

“杜门便野处,蹑屐饱山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退隐田园的生活。诗人选择在一片偏远的自然环境中居住,用简陋的木屐(蹑屐)来满足自己走向大自然的愿望。

“未说穷通乐,宜无宠辱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想,即不论是贫穷还是成功,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的荣辱所动摇。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淡定与平和。

“颓龄宁有几,聊尔憩劳生。”最后两句则是在问自己生命中还有多少时光,以及如何更好地享受这平淡但充实的人生。诗人希望能够在有限的岁月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超脱世俗和追求精神宁静的向往。这不仅是诗人的自我抒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追求的隐逸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