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
出处:《游香山与王徵君子信途中联句》
明 · 乌斯道
一路觅幽题,过桥东复西。
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
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
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
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
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
过陇虎留迹,投岩麝脱脐。
寻芝问溪老,摘果借邻梯。
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
漱甘分泠井,纵懒卧柔荑。
窑热烧松火,潭香洗药泥。
塘坳飞絮滚,石缝落花栖。
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
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
樵语烟萝屋,僧锄雨豆畦。
归来日当午,云外一声鸡。
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
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
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
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
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
过陇虎留迹,投岩麝脱脐。
寻芝问溪老,摘果借邻梯。
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
漱甘分泠井,纵懒卧柔荑。
窑热烧松火,潭香洗药泥。
塘坳飞絮滚,石缝落花栖。
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
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
樵语烟萝屋,僧锄雨豆畦。
归来日当午,云外一声鸡。
鉴赏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游香山与王徵君子信途中联句》描绘了诗人游历香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气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香山的宁静与野趣。
首联“一路觅幽题,过桥东复西”,诗人漫步在山间小径,寻找灵感,过桥穿行,不断变换方向,体现了探索的兴致。接下来,“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描绘了竹林稀疏,阳光透过,林影斑驳,小涧流水潺潺,声音低回,营造出清幽的环境。
“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写的是厨师背着炊具,孩童提着诗筒,显示出家庭和友情的温馨。诗人“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放慢脚步,珍惜每一只蚂蚁,长久驻足聆听鸟鸣,流露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则描绘了泉水从墙缝中流出,土狗在篱笆下吠叫,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诗人继续深入探索,观察到“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以及猛兽的踪迹和各种植物的生长。
沿途的景致丰富多样,诗人与友人互动,品尝美食,如“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并享受泉水的甘甜。午后归家,听到远方的鸡鸣,结束了一天的游历。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香山的惬意时光,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