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新人保恩爱,三年五年当见郎
出处:《迎新送旧曲》
明 · 沈周
鼍鼓击,龙笛吹,阿婆接宝新人来。
新人来,旧人去,迎新送旧门前路。
门前路,有曲直,门前树,有短长,傍人未说新人彊。
新人绣罗郁金香,旧人綀布秋风凉。
初将生死托末路,受尽糟糠还下堂。
下堂畏踏来时路,啼鸟飞花撩断肠。
鸟啼怪道呼姑恶,花飞怪道似郎狂。
寄语新人保恩爱,三年五年当见郎。
新人来,旧人去,迎新送旧门前路。
门前路,有曲直,门前树,有短长,傍人未说新人彊。
新人绣罗郁金香,旧人綀布秋风凉。
初将生死托末路,受尽糟糠还下堂。
下堂畏踏来时路,啼鸟飞花撩断肠。
鸟啼怪道呼姑恶,花飞怪道似郎狂。
寄语新人保恩爱,三年五年当见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迎新送旧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间婚嫁场景。诗中以鼍鼓和龙笛的音乐声为背景,热闹而富有民俗气息,阿婆迎接新人的到来,象征着家庭的传承与更新。"新人来,旧人去"直接表达了新旧交替的主题,门前小路、树木的细节描绘,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新人穿着华丽的绣罗郁金香衣裳,与旧人綀布秋风的朴素形成对比,暗示了社会地位或财富的更迭。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婚姻中的现实,夫妻在困苦中相濡以沫,但最终因生活艰难而分道扬镳。"下堂畏踏来时路"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心痛,"啼鸟飞花"则以自然景象强化了情感的悲凉。
诗的结尾对新人提出忠告,希望他们珍惜眼前人,期待未来团聚,虽然语气平淡,却饱含深沉的人生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落变迁,既有民间生活的烟火气,又寓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