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不终废,高风宜见思
出处:《寄南安鹿宰》
宋 · 王十朋
春秋重复古,二贤还旧祠。
直道不终废,高风宜见思。
古墓出荆榛,孤亭起颓隳。
更将碧纱笼,覆护端明诗。
直道不终废,高风宜见思。
古墓出荆榛,孤亭起颓隳。
更将碧纱笼,覆护端明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寄南安鹿宰》。诗中通过描绘春秋时期的古迹与二贤祠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春秋重复古”,以“春秋”代指古代,强调了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循环。接着,“二贤还旧祠”点出了祠堂的位置,暗示这里曾是两位贤者的栖息之地,如今祠堂依旧,仿佛时光并未改变其庄严与神圣。
“直道不终废”一句,借古代贤者坚守正道的精神,表达了对那些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之人的赞美与敬意。“高风宜见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贤者高尚品德的价值,值得后人长久怀念与思考。
接下来的“古墓出荆榛,孤亭起颓隳”两句,描绘了古迹在自然环境中的变迁,荆棘丛生的古墓与破败的孤亭,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哀叹,而是以“更将碧纱笼,覆护端明诗”收尾,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留下的精神财富——诗歌——的珍视与保护,希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古代贤者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历史记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