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讼于中,曷以平兹狱
出处:《读书柳子厚牛赋有感效坡公体》
明 · 李之世
琼土恬杀牛,食之以当粟。
吉凶昏丧事,杀牛媚亲族。
家大视牛多,宴颁皆取足。
上以荐祖祢,下以饫僮仆。
牛自海渡来,头头皆就戮。
有牛不以耕,但用恣口腹。
又有生黎种,嗜牛尤太酷。
杀牛不用刀,毙之仅一镞。
剥皮以当锅,燔烧取半熟。
入口尚闻腥,鸾刀带血漉。
毛骨委山野,肠胄弃深谷。
厥地产沈香,还以生牛鬻。
以此腥膻禽,易此芳馨木。
灾木与刑禽,其理等笺僇。
牛鸣泻厥悲,香泪亦当哭。
胡为东坡老,忍木而仁畜。
热喝醒沈梦,痛棒创狂俗。
供佛以沈香,即是烧牛肉。
余性酷烧香,不忍牛觳觫。
二者讼于中,曷以平兹狱。
空香入斧斤,有斫而非触。
我即罢购香,牛命不可赎。
不若勤烧香,为牛姿冥福。
吉凶昏丧事,杀牛媚亲族。
家大视牛多,宴颁皆取足。
上以荐祖祢,下以饫僮仆。
牛自海渡来,头头皆就戮。
有牛不以耕,但用恣口腹。
又有生黎种,嗜牛尤太酷。
杀牛不用刀,毙之仅一镞。
剥皮以当锅,燔烧取半熟。
入口尚闻腥,鸾刀带血漉。
毛骨委山野,肠胄弃深谷。
厥地产沈香,还以生牛鬻。
以此腥膻禽,易此芳馨木。
灾木与刑禽,其理等笺僇。
牛鸣泻厥悲,香泪亦当哭。
胡为东坡老,忍木而仁畜。
热喝醒沈梦,痛棒创狂俗。
供佛以沈香,即是烧牛肉。
余性酷烧香,不忍牛觳觫。
二者讼于中,曷以平兹狱。
空香入斧斤,有斫而非触。
我即罢购香,牛命不可赎。
不若勤烧香,为牛姿冥福。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对牛的残忍利用和对待方式,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诗人通过描述牛在不同场合被宰杀、食用的过程,以及牛死后遗骸的处理,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
诗中提到的“琼土”可能是指海南岛,这里牛被大量宰杀用于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甚至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牛不仅被用于肉食,还被用来制作锅具和燃料,体现了对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然而,诗中也提到了对牛的非人道待遇,如使用箭而非刀进行宰杀,以及将牛皮直接当作锅具使用,这些做法都显示了对动物生命价值的忽视。
诗人还提到了牛的悲鸣和流泪,以及它们死后遗骸的荒野散落,这不仅是对牛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质疑。诗中提到的“灾木与刑禽”的比喻,暗示了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破坏,以及这种行为的不道德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轼(东坡老)的敬仰,后者在《牛赋》中对牛的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倡导了对生命的尊重。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烧香的行为与对待牛的态度,反思了如何在信仰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以期为牛提供冥福,体现了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和对社会伦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牛命运的哀歌,也是对人类社会道德观念和对待动物态度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批判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