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沈犀迹已陈,磊落奇功同不朽
出处:《伏龙观》
清 · 洪锡爵
滔滔江水东南走,三十六峰列目有。
千年龙卧石潭中,涛声时时作龙吼。
崇祠曾祀范长生,神勇我怀秦太守。
太守昔日驱神功,风声雨声随左右。
三尺剑掣电光红,蛟螭遁迹潜渊薮。
洪澜浡潏怒涛平,金绳铁索沈锁钮。
妖氛一扫美利兴,疏凿二江灌万亩。
功施赫濯几千秋,自秦至今孰与偶。
我闻导江九月天,霜寒水落石如斗。
波澜不起老龙眠,时隐时见浮潭口。
珠蛤琼蚌辉其前,锦鲤云螺纷于后。
金鳞闪烁鲜且明,宛然见尾不见首。
吁嗟乎,长蛟可断支祁巢,竹帛煌煌歌夏后。
斗牛沈犀迹已陈,磊落奇功同不朽。
试看高观白云飞,日暮骊珠光出陡。
千年龙卧石潭中,涛声时时作龙吼。
崇祠曾祀范长生,神勇我怀秦太守。
太守昔日驱神功,风声雨声随左右。
三尺剑掣电光红,蛟螭遁迹潜渊薮。
洪澜浡潏怒涛平,金绳铁索沈锁钮。
妖氛一扫美利兴,疏凿二江灌万亩。
功施赫濯几千秋,自秦至今孰与偶。
我闻导江九月天,霜寒水落石如斗。
波澜不起老龙眠,时隐时见浮潭口。
珠蛤琼蚌辉其前,锦鲤云螺纷于后。
金鳞闪烁鲜且明,宛然见尾不见首。
吁嗟乎,长蛟可断支祁巢,竹帛煌煌歌夏后。
斗牛沈犀迹已陈,磊落奇功同不朽。
试看高观白云飞,日暮骊珠光出陡。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洪锡爵的《伏龙观》描绘了长江壮丽的景色以及伏龙观的历史传说。诗中以滔滔江水和三十六峰为背景,讲述了龙潭中的千年神龙以及秦太守的英勇事迹。诗人赞美了太守的神勇和治水功绩,使得洪水得以驯服,灌溉了大片农田,造福千秋。诗中还提及了九月伏龙观的景象,江面平静如眠龙,各类水生物在潭中闪烁,犹如明珠照耀。最后,诗人感叹这些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如同日暮时分骊珠般的光芒,熠熠生辉。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敬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