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出处:《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其四》
宋 · 苏轼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注释
先生:指诗人自己或者尊称的某位先生。塯:古代的一种炊具,类似现在的锅。
刘叉: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娱:使快乐,娱乐。
醉客:喝醉的人。
砌下:台阶下,指庭院中。
井水:清澈的饮用水。
西邻:西边的邻居。
竹阴:竹林的阴凉处。
东家:东边的邻居。
萧然:形容孤独、清冷的样子。
行脚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一身:独自一人。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这里指广阔的世界。
翻译
先生在土塯前用餐,身边没有可供刘叉分享的东西。如何能让喝醉的客人开心,只能偶尔闻闻阶下的花香。
井水清凉,分给西边的邻居,竹林阴凉借给了东边的邻家。
一位孤寂的行脚僧,独自一人寄托在这广阔的天地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四)》。从内容上看,诗人描述了一种超脱物欲、淡泊明志的情怀。
"先生饭土塊,无物与刘叉。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子由,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朋友。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简单而淡雅的生活图景——品尝着土造的粗茶,与友人共享清贫,却无需奢侈的物质来陪伴,只有偶尔地赏心悦目的花香来娱悦酒醉之客。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诗中的“井水”和“竹阴”都是描绘自然环境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井水分西邻”表明井水成为邻里间共同的资源,而“竹阴借东家”则是指竹林为东屋提供凉荫,显示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位行脚僧人的形象,“萧然”形容其轻松自在的样子,而“一身寄天涯”则意味着僧人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广阔无垠的世界,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自然景物和简单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贫自守、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