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不及垂杨色,并与茸茸缀马蹄
出处:《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明 · 罗万杰
夹道轻烟暖拍堤,春山障眼客魂迷。
野花不及垂杨色,并与茸茸缀马蹄。
野花不及垂杨色,并与茸茸缀马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里独特的氛围和景致。
“夹道轻烟暖拍堤”,开篇即以轻柔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道路两旁,轻烟袅袅,温暖的阳光轻轻拂过河堤,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这句诗通过“轻烟”、“暖”、“拍堤”等词,不仅勾勒出了视觉上的美感,还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仿佛能听到轻烟在河堤上轻轻拂过的声响,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春山障眼客魂迷”,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春山,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的屏障,遮挡了行人的视线,让人心生迷醉。这里的“障眼”不仅指山的阻挡作用,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之情,“客魂迷”则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痴迷与向往。
“野花不及垂杨色,并与茸茸缀马蹄。”最后两句,诗人将视角拉回到近处,描绘了野花与垂杨的对比。野花虽美,但颜色却比不上垂杨的翠绿。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垂杨的生机勃勃。同时,诗人还将垂杨的绿意与马蹄相联系,通过“茸茸”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垂杨轻柔的枝条随风摇曳的情景,仿佛能听到微风吹过时,垂杨轻轻摩擦地面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