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
宋末元初 · 牟巘
尚记当年荐寝园,百官分赐荷恩渊。
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
诗老誇称作崖蜜,野翁惊看泻银盘。
南山见说红千树,鸟雀儿童任入阑。
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
诗老誇称作崖蜜,野翁惊看泻银盘。
南山见说红千树,鸟雀儿童任入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牟巘在宋末元初时期,回忆起往昔在荐寝园中分赐百官的情景,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首句“尚记当年荐寝园”,开篇即点明主题,引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接着,“百官分赐荷恩渊”一句,通过描述朝廷赐予百官恩泽的场景,暗示了诗人曾经身处高位、享受荣华的生活状态。
随后,“带青丝笼空馀梦,搔白头人苦不欢”两句,通过对比青丝与白发,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青丝象征着青春与活力,而白发则代表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诗老誇称作崖蜜,野翁惊看泻银盘”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崖蜜”,表达了他作为文人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通过“野翁”的视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作品的流传与影响。这里既有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有对作品被广泛传阅的喜悦。
最后,“南山见说红千树,鸟雀儿童任入阑”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南山上的红树、自由飞翔的鸟雀与嬉戏的儿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普遍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