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有老成迟剑履,相看端笏对枫宸
出处:《戊子元旦,步张鲵渊太傅韵》
明 · 张煌言
椒花几度颂千春,惆怅瞻云祗远臣!海国尚留桑版旧,山家又见柳条新。
三年啮雪双蓬鬓,万里乘风七尺身。
赖有老成迟剑履,相看端笏对枫宸。
三年啮雪双蓬鬓,万里乘风七尺身。
赖有老成迟剑履,相看端笏对枫宸。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在戊子年元旦之际,仿照张鲵渊太傅的韵脚所作。诗人以椒花比喻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千春盛世的期盼,然而自己却只能作为远臣,遥望朝廷,心中充满惆怅。他回忆起海国(指沿海地区)尚存的古老传统,以及山乡新绿的柳条,暗示了岁月更迭与个人境遇的变迁。
诗中“三年啮雪”描绘了诗人艰苦卓绝的生活,即使在严寒中头发蓬乱,身体瘦弱,但仍坚持万里行程,为国效力。“赖有老成迟剑履”表达了对老成持重者的依赖,希望他们能延缓朝廷的严酷措施。“相看端笏对枫宸”则以枫宸代指皇宫,表达诗人渴望能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陈述心志,但现实却是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张煌言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