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以儒冠对紫宸,三朝遭际忝臣邻
出处:《自题半影》
明 · 罗钦顺
早以儒冠对紫宸,三朝遭际忝臣邻。
深恩未报身先老,为语儿曹合致身。
深恩未报身先老,为语儿曹合致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理学家罗钦顺所作的《自题半影》(其二)。诗中充满了对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早以儒冠对紫宸”,开篇即点出诗人早年以儒家学者的身份,面对朝廷,表达了他对学问与政治的双重追求。这里的“儒冠”象征着儒家学者的身份,“紫宸”则是皇宫的代称,寓意权力中心。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身份背景,也暗示了他与朝廷的密切关系。
“三朝遭际忝臣邻”,接着描述了诗人经历了三个皇帝的统治时期,作为臣子,他有幸成为君主身边的人。这里的“三朝”指的是三个不同的皇帝在位时期,而“忝臣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与君王亲近的谦虚态度和荣幸之情。
“深恩未报身先老”,诗人在此感叹自己虽蒙受皇恩,但未能及时回报,便已步入老年。这不仅是对个人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未能尽职尽责的自我反省。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
“为语儿曹合致身”,最后,诗人转而对子孙后代提出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并致力于自己的人生。这里的“儿曹”泛指晚辈,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关爱与教导之意。通过这句话,诗人不仅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也传递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罗钦顺作为一位理学大家的深沉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后人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