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忽收千里诏,清风长挟万家春
出处:《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二》
宋 · 彭汝砺
陋迹迟回寂寞滨,欲闻高谊叹无津。
声华未及膺门客,揖让犹皆蜀守民。
白日忽收千里诏,清风长挟万家春。
穷途倾眷陶钧力,吟尽肝肠一惨神。
声华未及膺门客,揖让犹皆蜀守民。
白日忽收千里诏,清风长挟万家春。
穷途倾眷陶钧力,吟尽肝肠一惨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京的太守舒郎中的形象与品德。首联“陋迹迟回寂寞滨,欲闻高谊叹无津”以“陋迹”、“寂寞滨”描绘出太守的谦逊与低调,而“高谊”则暗示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影响。颔联“声华未及膺门客,揖让犹皆蜀守民”通过对比,强调了太守虽未显赫于世,但其礼让之风却深得民众敬仰,如同古代蜀地的贤守一般。
颈联“白日忽收千里诏,清风长挟万家春”生动展现了太守即将赴京的场景,以“千里诏”象征朝廷的重用,“清风”比喻其廉洁正直的品质,同时“挟”字形象地描绘了清风伴随太守,为百姓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寓意其将为国家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尾联“穷途倾眷陶钧力,吟尽肝肠一惨神”表达了对太守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尽管前路艰难,但人们依然满怀期待与敬意,相信他的才能与品德将如同陶钧之力,影响深远。最后一句“吟尽肝肠一惨神”则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描绘了人们对太守离去的哀伤与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他的深厚敬意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守形象的刻画,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