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应逢泰拔茅
出处:《送英州推官》
宋 · 胡寅
素业平生笔砚交,粗官何事管榜敲。
自伤放逐生中热,时对清风解外胶。
掞藻更窥青玉案,分甘常记绿罗袍。
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应逢泰拔茅。
自伤放逐生中热,时对清风解外胶。
掞藻更窥青玉案,分甘常记绿罗袍。
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应逢泰拔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素业:一生的职业或兴趣。榜敲:敲打榜单,指科举考试。
放逐:被流放。
外胶:内心的困扰或束缚。
掞藻:施展才华,修饰言辞。
青玉案:比喻珍贵的书籍或学问。
绿罗袍: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官场生活。
扁舟:小船,此处指诗人出行。
英州幕:英州的幕僚职位。
泰拔茅:古代选拔人才的隐喻,意为好运降临,拔得头筹。
翻译
一生以文墨为伴,平凡官职何必忙于敲打榜单。感叹自己流放生涯如火般炽热,唯有清风能暂时舒缓内心的焦虑。
研读诗书如同观赏珍贵的青玉案,时常想起共事者的绿色官袍带来的温馨记忆。
乘舟北上投奔英州幕府,希望能有好运像拔茅草般获得晋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为送别友人英州推官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首联“素业平生笔砚交,粗官何事管榜敲”回忆了两人往昔以文墨相交的友情,友人如今担任的推官职务虽不高,但诗人并未因此轻视,反而理解其职责所在。
颔联“自伤放逐生中热,时对清风解外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放逐生涯的感慨,以及借清风寻求心灵的解脱。这里的“放逐生中热”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仕途的无奈。
颈联“掞藻更窥青玉案,分甘常记绿罗袍”通过赞美友人才华横溢(掞藻)和职位象征(青玉案、绿罗袍),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认可和对他未来的期望。
尾联“扁舟北上英州幕,卜吉应逢泰拔茅”祝愿友人乘船前往英州任职,希望他此行顺利,如拔茅之吉,预示着新的仕途发展。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鼓励,也有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