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
风流太常继其后,片纸一出人争取。
可庵老人得此传,声价在人尤赫然。
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
前年寄我雪竹图,天地惨淡云模糊。
大枝横斜小枝亚,金鞭击折青珊瑚。
今年写竹吴江见,写出千人万人羡。
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
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
老人老人勿自珍,笔力转多方绝伦。
高山流水志有在,莫谓识面无其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题可庵老人写竹》,是对一位擅长画竹的高龄画家——可庵老人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可庵老人画竹技艺的高超与独特,以及他的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首先,诗中提到“国初写竹王舍人”,暗示了可庵老人在画竹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古代的竹画大师一般。接着,“风流太常继其后”表明在可庵老人之后,还有其他艺术家继承并发扬了他的画艺,使得竹画艺术得以传承和光大。
“可庵老人得此传,声价在人尤赫然”强调了可庵老人在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他本人的作品本身。这反映出他的艺术造诣之深,以及人们对他的高度认可。
“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描绘了可庵老人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受欢迎程度,不仅在江南地区,连同众多的贤士豪杰都争相收藏他的作品,使得他的画作如同春风般吹拂,影响深远。
接下来,诗人通过具体的画面描述来展现可庵老人画竹的精湛技艺:“前年寄我雪竹图,天地惨淡云模糊。大枝横斜小枝亚,金鞭击折青珊瑚。”这段描述生动地展现了雪竹图的壮观景象,大枝横斜,小枝低垂,仿佛是金鞭击打下的青珊瑚,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自然之美。
“今年写竹吴江见,写出千人万人羡”进一步强调了可庵老人画技的高超,以至于在吴江见到他的新作时,无数人皆为之倾倒,表达了对他的艺术才华的无限敬仰。
最后,“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可庵老人画作中的动态美和意境深远,鸾凤翱翔,蛟龙腾跃,鹧鸪静默,湘娥轻纱,展现了竹画中蕴含的自然和谐与人文情感。
“老人老人勿自珍,笔力转多方绝伦。高山流水志有在,莫谓识面无其人”则是对可庵老人的劝勉,鼓励他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就,继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艺术之人存在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可庵老人画竹技艺的高度赞扬,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造诣,同时也反映了艺术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