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栋苍云合,窥鱼白羽翻
诗清排屈宋,意古挹羲轩。
飞栋苍云合,窥鱼白羽翻。
台高萦水府,气爽返梅魂。
市远风埃洁,川腴草木繁。
沧浪初出日,瓠落可浮樽。
曲岸疏帆影,枯槎隐烧痕。
秋容天漠漠,春意雨昏昏。
地易规模在,碑新典则存。
溪山重入座,先哲岂虚论。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褒所作,题为《和曾密公江楼诗韵》。诗中描绘了江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联“太史声名重,江楼昔有言”,开篇即以“太史”点明江楼的历史地位,暗示其文化底蕴深厚,引出对往昔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佳话的感慨。
颔联“诗清排屈宋,意古挹羲轩”,赞美江楼之上的诗篇清雅脱俗,超越了屈原、宋玉等古代诗人的水平,表达了对古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并且强调了诗中蕴含的古朴深意,仿佛能汲取伏羲、黄帝等远古圣贤的精神。
颈联“飞栋苍云合,窥鱼白羽翻”,描绘了江楼建筑的雄伟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壮丽景象,同时通过“窥鱼”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
尾联“市远风埃洁,川腴草木繁”,进一步描绘了远离尘嚣的江边市镇,空气清新,河川丰饶,草木茂盛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沧浪初出日,瓠落可浮樽”,以“沧浪”象征江水,日出时分,江面波光粼粼,仿佛可以乘着葫芦漂浮于水面,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意境。
“曲岸疏帆影,枯槎隐烧痕”,描绘了江岸边曲折的堤岸上,稀疏的帆影随风飘荡,远处的枯木隐藏在烟雾之中,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秋容天漠漠,春意雨昏昏”,通过季节变换的描写,展现了江楼四季不同的风貌,秋空辽阔,春雨迷蒙,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季节感。
最后,“地易规模在,碑新典则存”,表达了对江楼所在之地历史变迁的感慨,虽然时代更迭,但其原有的规模依然存在,古老的碑文记录着过往的辉煌。
“溪山重入座,先哲岂虚论”,总结全诗,强调了江楼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先贤的言论并非空谈,而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江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