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砚池水乾,扫阶雪地洁
万山草木枯,十里笮桥折。
路上无行人,行人马啼齧。
尘壒扑天黄,日色入云灭。
村径十三条,条条沙断绝。
回首蓟北山,无此霜凛冽。
曲腰寒起粟,龟手冻欲裂。
磨砚池水乾,扫阶雪地洁。
佩剑霜有棱,熏笼火不爇。
窗外问梅花,冲寒未吐蘖。
踟蹰顾行旌,迢遰犹难发。
岁月叹蹉跎,谋生计已拙!长大抚头颅,壮怀未豁达。
抑郁在人间,貂裘苦难脱!意气百尺楼,风尘受颠越。
今古几英雄,销磨嗟未歇。
我亦失路人,同声一呜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居之地在寒冷冬季的感受与思考。开篇“北风吹如铁,一夜寒冰结”,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展现了冬日严寒的威力,仿佛北风如同铁器一般凛冽,一夜之间大地便被冻结成冰。接着,“万山草木枯,十里笮桥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荒凉景象,山川草木凋零,连坚固的笮桥也难以承受冰雪的重压而断裂。
“路上无行人,行人马蹄齧”描绘了人迹罕至的荒凉道路,马蹄踏在冰面上发出的声响,更添了几分凄冷与孤独。随后,“尘壒扑天黄,日色入云灭”则通过色彩对比,表现了冬日天空的昏暗与压抑,阳光似乎也被浓重的尘埃所吞噬。
“村径十三条,条条沙断绝”将视线拉近到村落,展现了一幅萧瑟的乡村图景,连通村落的道路因积雪而变得难以通行。诗人回望蓟北山,感叹那里没有如此凛冽的霜寒,表达了对家乡温暖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曲腰寒起粟,龟手冻欲裂”生动描绘了人在严寒中的身体反应,仿佛连皮肤都快要冻裂,形象地展示了寒冷的侵袭。砚池干涸,扫阶雪地洁净,佩剑上霜棱显现,熏笼中火不燃,这些细节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
“窗外问梅花,冲寒未吐蘖”一句,借梅花未绽放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即使身处逆境,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然而,“踟蹰顾行旌,迢遡犹难发”则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前行的道路似乎仍然遥远且艰难。
最后,“岁月叹蹉跎,谋生计已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生活困境的无奈。尽管“长大抚头颅,壮怀未豁达”,心中仍有壮志未酬,但现实的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抑郁在人间,貂裘苦难脱!”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在世俗压力下难以摆脱的苦闷与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冬与人生困境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