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山哀赋悬今古,萧瑟悲凉那可听
出处:《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
明 · 郭之奇
春去人留雨散萍,空馀芳杜满前汀。
歌骚每畏湘云黑,处困愁看越水青。
泪应猿声千叠断,魂依鳄渚万波冥。
子山哀赋悬今古,萧瑟悲凉那可听。
歌骚每畏湘云黑,处困愁看越水青。
泪应猿声千叠断,魂依鳄渚万波冥。
子山哀赋悬今古,萧瑟悲凉那可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去夏至的季节转换,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夏日的无奈。首句“春去人留雨散萍”以春雨中的浮萍比喻时光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离去。接着,“空馀芳杜满前汀”则通过芳草萋萋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春天虽已逝去,但留下的是满眼的绿意和无尽的思念。
“歌骚每畏湘云黑”引用了《楚辞》中关于湘水和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处困愁看越水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困境与对远方(越水)的眺望相结合,既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又寄托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泪应猿声千叠断,魂依鳄渚万波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声响和景象来强化情感的表达。猿猴的哀鸣与泪水交织,鳄渚上的万波则象征着内心的迷茫和深沉的哀伤。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凄美,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最后,“子山哀赋悬今古,萧瑟悲凉那可听”引用了汉代文学家贾谊的典故,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整首诗在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