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得菟裘佚暮年,云山万叠足风烟
出处:《次韵山人见寄》
宋 · 俞德邻
营得菟裘佚暮年,云山万叠足风烟。
绝怜扰扰驰名者,落日西津唤渡船。
绝怜扰扰驰名者,落日西津唤渡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菟裘之地度过晚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世俗名利追逐者的讽刺与对比。首句“营得菟裘佚暮年”中,“营得”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隐士精心选择隐居之所的过程,而“菟裘”则象征着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理想栖息地。“佚暮年”则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士得以安享晚年,远离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第二句“云山万叠足风烟”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壮丽与幽静。云雾缭绕的山峦,层峦叠嶂,不仅为隐士提供了自然美景的享受,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足风烟”既指山间的云雾缭绕,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欣赏。
接下来的“绝怜扰扰驰名者”,笔锋一转,将视角转向了那些在名利场上奔波的人们。通过“绝怜”二字,诗人表达了对这些追逐名利之人的深切同情与讽刺。他们或许在世俗的评价体系中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却伴随着无尽的烦恼与压力,与隐士的自由与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落日西津唤渡船”以一幅生动的画面收尾,描绘了隐士在一天结束时,悠闲地在西边渡口等待渡船的情景。夕阳西下,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一天生活的结束,以及对平静、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忙碌、焦虑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与世俗名利追逐者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场中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