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
出处:《望旧庐有感》
宋 · 叶涛
重来旧屋谁为主,江令萧条叹独存。
已愧问人才知路,更悲无柳可知门。
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
孤客滥巾非得已,故交零落与谁论。
已愧问人才知路,更悲无柳可知门。
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
孤客滥巾非得已,故交零落与谁论。
鉴赏
这首宋朝叶涛所作的《望旧庐有感》,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旧居变迁的感慨。首句“重来旧屋谁为主”,点明了诗人再次回到曾经熟悉的居所,却已物是人非,引发出对往昔主人的怀念。接着,“江令萧条叹独存”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江令的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荒凉景象时的孤独与哀伤。
“已愧问人才知路,更悲无柳可知门”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自责于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疏忽,连路都找不到,更感叹于没有熟悉的标志物——如柳树——来指引方向,暗示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述了世事的流转与变迁,无论是舟车行过之处,还是岁月流逝,都留下了不同的痕迹,而唯一不变的是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最后,“孤客滥巾非得已,故交零落与谁论”两句,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自称为“孤客”,表明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对老朋友的离散感到深深的遗憾,无法找到可以倾诉心声的对象,凸显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深刻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主题,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