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出处:《白太守行》
唐 · 刘禹锡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听说有一位姓白的太守,放弃官职回归他那古老的溪边。苏州城百万户人家,此刻如同婴儿般哭泣声连连。
太守停泊了行船,阊门外草木荒凉。
他挥手告别啼哭的人们,神情依旧忧郁低垂着双眉。
华丽的宅门并非不高贵,但我的心境沉重如囚笼。
华美的池塘并非不清澈,我的志向在于追求广阔的天地。
夸耀者可能会觉得奇怪,而贤者则默默思考是否与我同行。
我为了太守的品格而行,将这诗题刻在隐秘的圭石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太守弃官归隐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白太守抛弃官职,回到旧时的溪边居住这一行为,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自然的高洁情操。"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用婴儿啼哭来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太守的依赖和不舍,这里的“啼”字传递了一种无言的哀求与依恋。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则描写了白太守在归途中的景象,舟船停靠,阊门(古城门)旁杂草丛生,给人一种时间静止、世事皆逝的感觉。"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中,“挥袂”是古时礼节的一种,表示太守对人民的感激与告别,而“两眉低”则透露出太守内心的不舍与沉思。
接下来的"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朱户(富贵之家)高大,华池(美丽的水池)清澈,但诗人的心境如同重狱一般沉重,而他的意志却在寥廓栖的自然中得以释放。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则是对白太守品格的赞扬。自大之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但有德之士会沉默思考。此句中,“我为太守行”表明诗人借白太守之事抒写自己的情怀,而“题在隐起圭”则是说诗人的这番情感已然化作文字,镌刻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白太守弃官归隐的描绘,以及对其品格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