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为客久,酒尽最愁时
出处:《惠阳娱江亭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惠阳为客久,酒尽最愁时。
已有凉蝉咽,还馀落叶悲。
江吞湖水浅,舟出浦沙迟。
风好无帆席,飞飞羡鹭鹚。
已有凉蝉咽,还馀落叶悲。
江吞湖水浅,舟出浦沙迟。
风好无帆席,飞飞羡鹭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惠阳时的孤独与愁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首句“惠阳为客久”点明了诗人长期客居他乡的境遇,接着“酒尽最愁时”则直接表达了在酒尽之时的深切忧愁,这种愁绪不仅来自生活的无奈,更可能包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已有凉蝉咽,还馀落叶悲。”这两句通过凉蝉的哀鸣和落叶的飘零,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凉蝉的“咽”字,生动地描绘了蝉在秋风中的无力与悲凉;而“馀落叶悲”,则借落叶的飘零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江吞湖水浅,舟出浦沙迟。”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江水似乎吞噬了湖水,显示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萧瑟的景象。而“舟出浦沙迟”则描绘了船只在沙洲中缓慢前行的情景,既反映了环境的艰难,也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不易。
最后,“风好无帆席,飞飞羡鹭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羡慕之情。在风平浪静的时刻,诗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鹭鹚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自己身陷困境、无法自由行动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在异乡的孤独、愁思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