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
出处:《题虞幼悦西郊草堂》
元末明初 · 吴克恭
因忆浣花杜陵老,使我不落怀成都。
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
邵庵先生家本蜀,悦也草堂宜有圃。
圃成奉公以为乐,藉此名世何时无。
想公堂前风日腴,野梅官柳一株株。
县官来问礼数熟,阁老出游孙子扶。
图书琴瑟在左右,游意□澹天为徒。
新诗兼见公手迹,读者爱比骊龙珠。
公在西郊草堂里,神交自是才情美。
江水娱人秋日晖,雅音萧条公老矣。
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
邵庵先生家本蜀,悦也草堂宜有圃。
圃成奉公以为乐,藉此名世何时无。
想公堂前风日腴,野梅官柳一株株。
县官来问礼数熟,阁老出游孙子扶。
图书琴瑟在左右,游意□澹天为徒。
新诗兼见公手迹,读者爱比骊龙珠。
公在西郊草堂里,神交自是才情美。
江水娱人秋日晖,雅音萧条公老矣。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诗人吴克恭所作,名为《题虞幼悦西郊草堂》。诗中描绘了对杜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杜甫草堂的想象与赞美。开篇即以“因忆浣花杜陵老”引出杜甫的形象,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深敬仰。接着,通过“张仪城外雪山立,玉女井边春露濡”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杜甫的草堂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吴克恭借虞幼悦之名,想象其草堂的景象,如“想公堂前风日腴,野梅官柳一株株”,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田园风光的画面。进一步通过“县官来问礼数熟,阁老出游孙子扶”等细节,展现了草堂主人与来访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草堂主人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最后,“图书琴瑟在左右,游意□澹天为徒”两句,表达了草堂主人与书卷、音乐为伴,心境淡泊,仿佛与天地同游的超然境界。而“新诗兼见公手迹,读者爱比骊龙珠”则赞颂了草堂主人创作的新诗,如同珍稀的明珠,深受读者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及其草堂的追忆与想象,以及对虞幼悦草堂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理想化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