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全文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宋 · 刘克庄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

注释

空巷:指街道上空无一人。
嬉:玩耍,游戏。
眠初觉:刚刚睡醒。
棚上诸君:棚顶上的人们。
游女:外出游玩的女子。
坠珥:失落的耳环。
邻翁:邻居老人。
朴散:质朴风俗的消散。
渠罪:他们的过错。
偃师: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这里比喻风气的兴起。

翻译

空巷无人尽外出游玩,烛光闪烁如同元宵节时。
山中的老者刚从沉睡中醒来,棚顶上的众人还不知热闹何时开始。
游荡的女子寻找失落的耳环,邻居老人看完后感叹世事变迁。
可惜质朴的传统不再,这并非他们的过错,如今浅薄的风气像多少个偃师(古代传说中的巧匠)一样兴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偏远山中古庙里举行的优伶(类似于现在的话剧或戏曲表演)活动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之中。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这两句描写了夜幕降临,街巷变得空旷,只剩下优伶表演者的欢声笑语和蜡烛跳动的光影,如同节日里放灯一样热闹。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这两句写的是山中的一个老者刚刚入睡,而庙宇中的表演者们却还在继续他们的戏剧活动,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游女可能是指观众中的一位女子,她回家时不小心丢失了耳环,而邻居的老人看过表演后,感慨万分,情感受到深深触动。

最后两句 "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 表达了诗人对当世风俗的某种哀叹和不满,可能是觉得优伶艺术虽然受人喜爱,但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场景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民间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