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出处:《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 ·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瑩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瑩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阳太守:指南阳地区的行政长官。清狂发:形容其性格狂放。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传统节日。
先赏月:提前赏月。
百花洲:地名,可能有美丽的花丛。
忘归:忘记回家。
绿梧:绿色的梧桐树。
露光滑:露水光洁。
碧海:形容天空如海一般。
明珠:比喻明亮的月亮。
寒辉:寒冷的光辉。
星斗疏:星星稀疏。
青玉壶:比喻清澈透明的夜空。
酷暑:极热的夏天。
凉生:凉意降临。
一笛:一支笛子。
万里云:广阔的天空。
主人:宴会上的主人。
客大醉:宾客们喝得很醉。
弗舞弗歌:既不跳舞也不唱歌。
如老何:像老人一样无趣。
翻译
南阳太守性情狂放,还未到中秋就提前赏月。在百花洲的夜晚流连忘返,绿梧静谧,露珠晶莹。
天空如同碧海般吐出明珠,寒冷的光辉照耀稀疏的星斗。
从西楼俯瞰人世间,一切景象如在青玉壶中般清晰。
向来酷暑无法避开,但今夜凉意突现,难道是天意?
一曲笛声消散万里乌云,主人高歌,宾客尽醉。
宾客醉后起身随着我的歌声起舞,不舞不歌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中元夜百花洲作》,描绘了南阳太守在中元节夜晚的独特体验。首句“南阳太守清狂发”展现了太守的豪放不羁,未到中秋就提前欣赏明月,体现了他的超然与热爱自然之情。接着,“百花洲里夜忘归”和“绿梧无声露光滑”描绘了月色下的宁静与美丽,诗人沉浸在月光下,流连忘返。
“天学碧海吐明珠”运用比喻,形容月亮如同碧海中的明珠,明亮而璀璨。“寒辉射空星斗疏”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冷,星星稀疏,更显月光的皎洁。诗人从楼上俯瞰人间,感叹“莹然都在青玉壶”,将人世间的繁华比作装在青玉壶中的景象,既有超脱又含人间烟火气。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意外惊喜,酷暑被凉意取代,似乎并非自然常规,而是上天的特意安排。最后两句“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通过笛声和歌声,传达出欢乐的气氛,客人陶醉其中,甚至忘我起舞,与诗人共歌,展现出浓厚的友情和欢乐的节日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人物的活动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