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全文

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

出处:《登城东古台
唐 · 白居易
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
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
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
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
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
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
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
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拼音版原文

tiáotiáodōngjiāoshàngyǒuqīngcuīwéi

zhīdài
shìwángtái

jiǔshēnggōngméihuángāi

chūncǎoniúyángyuánwēi

láidēngtiàoxīnyōuzāi

shǐjiànjiāngshānshìfēngdiéshuǐhuánhuí

pínggāoshìtīngkuàngxiàngyuǎnxiōngjīnkāi

wéiyǒuyuánniànshíshídōngběilái

注释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的样子。
崔嵬:形容山高大险峻。
何代物:不知来历的古老事物。
巴王台:古代巴国王的台榭,此处指遗迹。
巴歌:指巴蜀地区的民歌。
靡靡: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四隈:四角或四边偏僻的地方。
目极: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处。
视听旷:视野和听觉都变得开阔。
胸襟开:胸怀变得开朗。
故园:故乡,家乡。

翻译

远远的东郊之上,有一座青翠的高丘。
不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遗迹,疑似是古代巴王的台基。
巴地的歌声早已消逝,巴国的宫殿淹没在黄土之中。
连绵的春草覆盖了大地,牛羊在四周的角落悠闲啃食。
我来这里登高远望,视野所及令人心境宽广。
初次看见江山的壮丽,山峰层叠,水流环绕曲折。
站在高处,视听开阔,看向远方,胸怀也变得舒展。
只有对故乡的思念,常常从东北方向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一座位于东郊的古台所见所感。开篇三句“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的“巴王台”可能指的是古时巴国君主所建的台榭,诗人通过这种历史想象增添了景物的厚重感。

接下来的“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则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繁华落尽的情怀。古代的歌谣已经沉默,无声无息,而曾经辉煌的宫殿也被岁月所掩盖,仅剩下一片荒凉。

“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这一段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情趣。春草茂盛,牛羊在四周悠闲地活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宁静安详的氛围。

“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登台远望时的心境。通过视觉上的极致扩展,内心也随之变得宽广和舒缓。

“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此处诗人开始描绘眼前的江山景观,高峻的山峰相互叠加,而清澈的江水则围绕其间,形成一幅完整的自然画卷。

“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站在高处,诗人能够听到更远的地方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扩张让他的心灵得到释放和开阔。

最后两句“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尽思念。尽管身在外地,但内心深处总是想着自己的故土,每当春风拂面、花草生长之时,这种思念就会更加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历史文化的穿插,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