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攀泊崖下,相顾战而泚
出处:《吕梁洪遇风》
明 · 李贤(原德
客程过吕梁,大风折桅子。
洪涛冲舟横,一命轻如纸。
牵攀泊崖下,相顾战而泚。
人生百年间,出处不相似。
老樗卧空山,流槎行万里。
劳逸何不同,分固当如此。
展席坐篷窗,须臾风亦止。
洪涛冲舟横,一命轻如纸。
牵攀泊崖下,相顾战而泚。
人生百年间,出处不相似。
老樗卧空山,流槎行万里。
劳逸何不同,分固当如此。
展席坐篷窗,须臾风亦止。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吕梁洪遇风》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惊险经历。首句“客程过吕梁”点出诗人行程经过吕梁山,紧接着“大风折桅子”展现了突如其来的风暴,显示出环境的恶劣和行船的艰难。接下来,“洪涛冲舟横,一命轻如纸”形象地刻画了船只在巨浪中摇摆不定,生命仿佛随时可能消逝的危急情景。
诗人泊舟于崖下,面对生死考验,“相顾战而泚”,表现出内心的恐惧与无奈。他由此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百年间,出处不相似。”意指人生短暂,人们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诗人以“老樗卧空山,流槎行万里”比喻自己的命运,如同老树静待岁月,又如漂流的木筏历经长途。
最后两句“劳逸何不同,分固当如此”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安排的理解,认为即使遭遇困苦,也是命中注定,应当接受并坦然面对。诗人调整心态,在篷窗下展开席子坐下,风势也渐渐平息,暗示着困境暂时过去,生活还将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无常,展现出诗人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