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出处:《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
明 · 王鏊
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
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
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
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
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
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
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
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
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
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创作的《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夜光忽暗投,按剑知无因”描绘了夜晚光线突然变得黯淡,诗人手持宝剑,心中充满忧虑,暗示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切。接着,“倾盖苟如旧,异世为同人”表达了即使时空相隔,但深厚的友谊如同旧时一般,跨越了不同的世界,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
“昔君向远谪,可赎人百身”赞扬友人在被贬谪时的高尚品德,认为他的牺牲可以赎回百人的生命,体现了对友人高尚人格的敬仰。接下来的“纷纷燕蝠辈,相争错晨昏”则讽刺了那些在友人遭遇困难时却争先恐后、无所作为的人,强调了真挚友谊的珍贵。
“对面不相见,肥瘠越与秦”描述了即使身处同一空间,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真正相聚的情景,比喻了距离和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所愿崇明德,皓首期日新”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即使年华老去,也能不断进步的愿望。
“物理有相感,波间跃蕤宾”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暗示了情感的共鸣和相互影响。“嗟嗟皇甫规,岂是中州人”是对友人身份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独特品质的赞赏。“谁云闽吴远,眄睐心所亲”则表达了尽管地理上遥远,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并不重要,真正的友情超越了空间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真挚友谊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