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
出处:《下武昌江行望涔阳》
唐 · 司空曙
悠悠次楚乡,楚口下涔阳。
雪隐洲渚暗,沙高芦荻黄。
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
怀土年空尽,春风又淼茫。
雪隐洲渚暗,沙高芦荻黄。
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
怀土年空尽,春风又淼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乘船沿武昌江而下,望见涔阳之景的画面。诗中“悠悠次楚乡”表达了诗人缓缓穿行于楚地乡间的情态,“楚口下涔阳”则明确指出了地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
接下来“雪隐洲渚暗,沙高芦荻黄”一句,以鲜活的笔触描绘出冬去春来的景象。雪后初晴的岛屿被阳光照耀不再清晰可见,而河滩上的沙地因水位下降而显露出来,芦苇和荻草在春风中变得更加繁盛,呈现出明亮的黄色。
“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一句,则通过渔夫停留不前和水鸟自由飞翔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感受和赞美。这里的“留滞”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喧翔”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场景。
最后,“怀土年空尽,春风又淼茫”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怀土”传递出一种乡愁,而“年空尽”则是时间流逝的无奈。“春风又淼茫”则是在描述春天的风景,似乎在告诫诗人要把握现在的时光,去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活力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