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明 · 王世贞
中丞自握如椽笔,绝胜班生在石渠。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
纵有鲛人一掬泪,不堪持报愧恩虚。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
纵有鲛人一掬泪,不堪持报愧恩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御史大夫南充王公撰写传记时所作,表达对王公深厚的情感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王公人格魅力和历史贡献的高度赞扬。
首句“中丞自握如椽笔”,以“如椽笔”比喻王公的文才出众,如同巨笔一般,能够写出宏篇大论。接着“绝胜班生在石渠”一句,将王公与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相提并论,暗示其历史著述的成就超越了班固在石渠阁编纂史书的功绩。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两句,进一步强调王公的话语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同照亮日月的光芒,即使是在千年之后,其事迹也值得后人传颂和赞誉。这里使用了“褒能光日月”的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王公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京兆阡头的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延陵墓里的书则是对王公历史贡献的永恒纪念。这两句表达了对王公精神永存的期待和对后世传承其事迹的渴望。
最后,“纵有鲛人一掬泪,不堪持报愧恩虚”一句,以鲛人落泪的传说,比喻对王公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即使有鲛人般的泪水,也无法完全表达出对王公的敬仰和感激,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愧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公的赞美和缅怀,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历史贡献和人格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