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向潇湘行,不入洞庭去
出处:《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
宋 · 梅尧臣
畏向潇湘行,不入洞庭去。
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
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
王泽久已覃,国刑亦当措。
昔闻柳宗元,山水寻不饫。
其记若丹青,因来问潭步。
石燕飞有无,香草生触处。
仙姑异麻姑,岁月楼中度。
不食颜渥赭,言语神灵预。
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
有信报我知,恶欲驱尘虑。
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
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
王泽久已覃,国刑亦当措。
昔闻柳宗元,山水寻不饫。
其记若丹青,因来问潭步。
石燕飞有无,香草生触处。
仙姑异麻姑,岁月楼中度。
不食颜渥赭,言语神灵预。
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
有信报我知,恶欲驱尘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潇湘:古代地区名,湘江流域。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鞍马:马鞍和马匹,代指长途跋涉。
衣裘:皮衣,保暖衣物。
覃:广布,普遍。
措:放宽,减轻。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山水诗派代表人物。
潭步:地名,可能指柳宗元游历的地方。
石燕:传说中的鸟,古人认为其飞翔预示风雨。
香草:象征高洁,古代常用意象。
仙姑:神话中的仙女。
预:预先,超前。
翻译
畏惧前往潇湘之地,不愿踏入洞庭湖边。骑马翻越关山,身穿皮衣抵挡寒霜露水。
零陵距离这里有三千多里,楚地风俗依旧未变。
君王恩泽长久惠及,国家刑法也应适当宽缓。
从前听说柳宗元,他沉迷山水无法满足。
他的记载如画卷般生动,因此我特来探访潭步。
石燕飞翔时有时无,香草生长处处可见。
仙姑与麻姑不同,她们在楼中度过岁月。
不吃人间烟火,言语间充满神灵般的智慧。
不要带太多喧嚣,独自探寻幽深的乐趣。
若有消息告知我,愿能驱散心中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表达了对友人张中乐前往永州任职的担忧与期待。诗中,诗人以“畏向潇湘行”起笔,流露出对朋友即将踏入偏远之地的忧虑,暗示了潇湘地区环境的艰险。接着,“不入洞庭去”一句,暗含对洞庭湖的向往,与前句形成对比,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描绘出友人旅途的艰辛,显示出对他的敬佩和祝愿。诗人提到零陵地区风俗依旧,暗示当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希望友人能以宽厚的王道恩泽和适当的刑法治理百姓。
“昔闻柳宗元,山水寻不饫”提及柳宗元的典故,柳宗元曾游历永州,诗人借此鼓励朋友深入探寻山水之美,也许能从中获得灵感。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永州的自然风光,如石燕飞翔、香草丛生,以及神秘的仙姑传说,展现了地方的独特魅力。
最后,诗人劝诫友人不要因公务繁忙而忽视了独自探索的乐趣,并表示会通过书信分享自己的感受,希望能帮助消除友人心中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寓含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