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不及人未知,禅心沉寂嗟尔为
出处:《赠祈雨妙阇黎》
宋 · 叶适
雨悭水涩从季秋,倏忽春半河断流。
有僧了妙能祷祈,直云天閟非人求。
朝诵咒,夜安禅,十阴九暗来纤纤。
咒光禅寂转相发,润泽徐乃通幽潜。
我老拜请良独难,香烟郁薄重霄间。
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
天意岂令一犁缓,人心正待百渠满。
补天不及人未知,禅心沉寂嗟尔为。
有僧了妙能祷祈,直云天閟非人求。
朝诵咒,夜安禅,十阴九暗来纤纤。
咒光禅寂转相发,润泽徐乃通幽潜。
我老拜请良独难,香烟郁薄重霄间。
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
天意岂令一犁缓,人心正待百渠满。
补天不及人未知,禅心沉寂嗟尔为。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季节更迭、自然灾害与人间祈求之间微妙关系的画面。诗人以深厚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雨连绵,河流断裂的景象,并通过一位僧人的祈祷和禅修,展现了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与信仰。
"倏忽春半河断流"一句,透露出季节变化带来的突如其来之变,河流的断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中断。诗人通过僧人的祈求和禅修,探讨了天意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
"咒光禅寂转相发,润泽徐乃通幽潜"这两句,展示了禅宗对于内在心灵世界的探索与修炼,以及这种修为能够带来的内心平静和外界万物之润泽。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一种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以及对人类自身力量的反思。
"我老拜请良独难,香烟郁薄重霄间"一句,则流露出诗人个人对于祈求雨水的迫切心情,以及这种心情在高远天际中显得微小而又渺茫。这里的"香烟"象征着祈祷和愿望,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两句"旁搜潭洞搅龙蛰,鞭雷走电开天关"则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观,通过龙蛰、雷电等元素,诗人似乎在强调天地之间力量的激荡变化,而"天意岂令一犁缓,人心正待百渠满"则表达了对于天意不可预测和人类内心深处对充实与满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宗教信仰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面对无法掌控的大自然时,人类寻求内心平和与外界和谐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