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墙犹竹色,真作野人居
出处:《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八》
宋 · 孔平仲
古墙犹竹色,真作野人居。
青云羞叶密,空翠扑肌肤。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
高斋坐林杪,兴远一萧疏。
青云羞叶密,空翠扑肌肤。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
高斋坐林杪,兴远一萧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竹林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独特魅力。"古墙犹竹色",开篇即以古墙衬托出竹子的苍翠之色,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意境。接着,“真作野人居”一句,不仅点明了竹林的自然状态,也暗示了居住于此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青云羞叶密”,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竹叶繁茂,仿佛连天空中的云彩都为之逊色的情景,突出了竹林的生机勃勃。而“空翠扑肌肤”,则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清新氛围,仿佛空气中弥漫着一片深邃的绿色,让人感到身心俱爽。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描绘了冬日里竹林的静谧与冷寂,寒日的惨淡与微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最后,“高斋坐林杪,兴远一萧疏”,诗人坐在高高的书斋中,远眺竹林,思绪飘远,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展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