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转四时,始觉止为善
出处:《咏古五首》
明 · 江源
大象转四时,始觉止为善。
不为好爵縻,翱翔令人羡。
不为好爵縻,翱翔令人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惨命运,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诗人姚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结构的巨大破坏。
首句“高亭发秋吹,广野多边声”,描绘了一幅秋风吹过高亭,广袤田野上边疆之声四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谁和羌笛歌,难为愁士听”一句,通过羌笛声的哀怨,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情绪,暗示了士兵内心的痛苦。
接下来的几句“昔应县官募,希有绝幕名。奋随两校尉,西诣车师城”,讲述了士兵们为了国家的需要,勇敢地响应招募,远赴边疆,参与战争的故事。他们面对的是“夷虏众且桀,汉障悬孤旌”的险恶环境,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创夷更登陴,回首涕纵横”描绘了士兵们在战斗中受伤,甚至牺牲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战后回顾战场时的悲伤与绝望。“累月鬻弩铠,援绝城遂倾”则揭示了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士兵们在战场上消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最终导致城市陷落。
最后,“将军既效命,旧卒皆凋零。归来室家尽,门巷荆棘平”表达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毁灭性影响。士兵们虽然为国捐躯,但家园却已不复存在,社会秩序也陷入了混乱。最后一句“咋闻汉天子,已拔单于庭。微功不得录,委弃秋草并”则表达了对战争胜利者不公正对待功臣的不满,以及对战争带来的一切苦难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同情,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