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湛卢不易求,英雄今古良悠悠
出处:《古剑歌为李伯谦赋》
元末明初 · 郭钰
先生重剑如自重,藏之深山不轻用。
宝匣夜开紫电飞,沧波晓淬龙光动。
干将湛卢不易求,英雄今古良悠悠。
鸿门舞散玉斗碎,吴宫鼓绝蛾眉愁。
铜花玉晕文章露,野人愿致华阴土。
佩之自可无邪心,袁公奇术何足数。
先生挥毫山馆中,光芒似欲争词锋。
白照晴空铺雪练,碧含秋水生芙蓉。
邀我一见神悽恻,坐叹毛锥老无策。
何当借我小试之,目前且断谗夫舌。
宝匣夜开紫电飞,沧波晓淬龙光动。
干将湛卢不易求,英雄今古良悠悠。
鸿门舞散玉斗碎,吴宫鼓绝蛾眉愁。
铜花玉晕文章露,野人愿致华阴土。
佩之自可无邪心,袁公奇术何足数。
先生挥毫山馆中,光芒似欲争词锋。
白照晴空铺雪练,碧含秋水生芙蓉。
邀我一见神悽恻,坐叹毛锥老无策。
何当借我小试之,目前且断谗夫舌。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郭钰的《古剑歌为李伯谦赋》以古剑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剑的神秘与英雄气概。诗中“先生重剑如自重”表达出剑主人对剑的珍视,而“宝匣夜开紫电飞,沧波晓淬龙光动”则描绘了剑出匣时的威势,犹如神物显灵。接下来,诗人提及干将、湛卢等名剑,强调它们的稀世难求,以及英雄与剑的不解之缘。
“鸿门舞散玉斗碎,吴宫鼓绝蛾眉愁”借古战场和美女的哀愁,进一步渲染剑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诗人又以“铜花玉晕文章露,野人愿致华阴土”表达对剑的赞美和渴望拥有之意,认为佩戴此剑能净化人心。
最后,诗人以“先生挥毫山馆中,光芒似欲争词锋”描绘李伯谦挥毫作诗的场景,剑光与文采相映成趣。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李伯谦才华的敬仰,希望能有机会借剑一试,以剑的锋芒压制流言蜚语。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剑的神韵,也寓言了人的才情,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和高雅文化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