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全文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唐 · 姚合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拼音版原文

suíshēnliùjīngqín
jiājiǔzhùyìngshēn

ǒuzuòsēngtóngshíxiánshūmǎnlín
chéngzhùbáiyúnxīn

注释

何物:什么。
随身去:伴随。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
一琴:一把琴。
辞家:离开家乡。
计已久:计划已久。
入谷:进入山谷。
住应深:居住应该很深邃。
偶坐:偶然坐下。
僧同石:僧人如石一般静默。
闲书:闲暇时阅读的书籍。
叶满林:树叶落满树林。
业成:学业完成。
谒帝:拜见天子。
无贮:不保留。
白云心:超脱世俗的心境,比喻清高脱俗。

翻译

什么东西陪伴着我离去,只有六经和一把琴。
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进入山谷居住想必很深沉。
偶尔坐下时,僧人如同石头般静默,闲暇时书页落叶铺满了林间。
学业有成后必须面见天子,但我的心不存留任何世俗的欲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即将踏上求学之路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与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图景。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这两句展示了学者出行时所携带的仅有儒家《六经》(指《易》、《书》、《诗》、《春秋》、《仪礼》、《乐》,后来多指五经)和一把琴。这不仅代表了学者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琴在古代文化中作为修养心性、寄寓情感的一种工具。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学者告别家人,踏上求学之路,选择了山谷作为暂居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象征着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与僧侣一道坐在石头上,书写在树叶上,即使是在自然界中,也不忘记知识的积累和心灵的修炼。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当学者学业有成时,应前往朝廷报告自己的学识与成就,这里的“无贮”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心性的追求,即便在功成名就之际,也不为世俗的荣华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学者追求知识、修养心性乃至超越尘世的精神历程。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