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闻宁夏乱,战血膏原野
出处:《晓发铜青峡望贺兰山绕河套北行》
清末民国初 · 俞明震
入塞复出塞,黄河如奔马。
捩舵贺兰山,谁是重来者。
一发见中原,惝恍泪盈把。
沙飞万里黄,月出半轮赭。
况闻宁夏乱,战血膏原野。
遗黎对鸣咽,一去吾宁舍。
极目断冰流,鹰边辨庐舍。
行役但悄悄,人烟渐清暇。
野旷驼为城,屋低泥作瓦。
不知春几时,寒日垂垂下。
捩舵贺兰山,谁是重来者。
一发见中原,惝恍泪盈把。
沙飞万里黄,月出半轮赭。
况闻宁夏乱,战血膏原野。
遗黎对鸣咽,一去吾宁舍。
极目断冰流,鹰边辨庐舍。
行役但悄悄,人烟渐清暇。
野旷驼为城,屋低泥作瓦。
不知春几时,寒日垂垂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铜青峡出发,远眺贺兰山与黄河的壮丽景色,以及沿途所见的荒凉与战争后的凄凉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战争残酷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入塞复出塞,黄河如奔马”以动态的黄河起笔,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气势磅礴,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接着,“捩舵贺兰山,谁是重来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前方道路的不确定性和对再次返回此地的疑问,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一发见中原,惝恍泪盈把”描绘了诗人远眺中原大地的景象,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的感慨,泪水不禁盈眶。接下来的“沙飞万里黄,月出半轮赭”通过沙尘与月色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荒凉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况闻宁夏乱,战血膏原野”直接点明了战争的背景,强调了战争给土地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遗黎对鸣咽,一去吾宁舍”则通过描述难民的哀嚎,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和无奈。
后半部分“极目断冰流,鹰边辨庐舍”转而描写诗人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尽管荒凉,但仍有一丝生机。通过“行役但悄悄,人烟渐清暇”、“野旷驼为城,屋低泥作瓦”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孤独与宁静的观察,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描绘。
最后,“不知春几时,寒日垂垂下”以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战争、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