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愈芳菲人愈瘦,碧池相映影参差
出处:《寒食留园感事二首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秋风沪海独栖迟,春到江南未有诗。
千里莺花徒自闹,一庭烟景为谁滋。
酴醾熟酒逢寒食,桃李新枝胜旧时。
树愈芳菲人愈瘦,碧池相映影参差。
千里莺花徒自闹,一庭烟景为谁滋。
酴醾熟酒逢寒食,桃李新枝胜旧时。
树愈芳菲人愈瘦,碧池相映影参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诗人独自在园林中所感受到的凄凉与感慨。首句“秋风沪海独栖迟”以秋风起于沪海,诗人孤独地栖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春到江南未有诗”则表达了春天已至江南,但诗人尚未能写出相应的诗句,暗示内心的空虚和情感的匮乏。
“千里莺花徒自闹,一庭烟景为谁滋”两句通过对比千里之外的热闹与庭院内的一片寂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景象的反差。莺花虽闹,却无人欣赏;烟景虽美,却无人感知,体现了诗人对情感交流的渴望。
“酴醾熟酒逢寒食,桃李新枝胜旧时”则转而描写寒食节的习俗与自然的变化。酴醾熟酒是寒食节的传统饮品,而新枝的桃李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两句既是对传统节日的纪念,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树愈芳菲人愈瘦,碧池相映影参差”以树木的繁茂与人的消瘦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哀愁的主题。碧池的倒影与树木的参差不齐,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季节更替和个人境遇变化时的深刻感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