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出处:《悼潘义荣母》
宋 · 郑刚中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綵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綵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两桨:双桨,代指船只。
泛清深:在清澈的水中划行。
随雏出凤林:跟随幼鸟离开象征成长和希望的凤凰林。
綵仗:华丽的仪仗。
浑如:犹如。
天上去:升上天空。
寿光:寿星的光芒。
斗边沈:沉入北斗星附近。
金花象轴:比喻珍贵的画卷或恩典。
恩虽在:恩惠仍然存在。
云陇山原:形容广阔的山河。
痛可任:痛苦难以忍受。
我亦:我也。
堂前:屋前。
飞鹤:象征长寿和哀思的飞鸟。
哀挽:哀悼挽歌。
倍伤心:加倍伤心。
翻译
去年划船游过清澈的湖水深处,那时正伴随幼鸟离开凤凰林。华丽的仪仗队仿佛升上天空,寿星的光芒忽然沉入北斗边。
虽然仍有金色花朵的画卷般的恩泽,但山河破碎的痛苦难以承受。
我也在堂前像飞鹤一样振翅,勉强完成哀悼挽歌,心情更加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悼潘义荣母》,表达了对潘义荣母亲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首联“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通过回忆去年与潘母一同出游的场景,暗示了潘母如同凤凰般的高贵和母性的慈爱。"綵仗浑如天上去"描绘了潘母生前的荣耀,如同彩仗直入云霄,象征着她的地位和尊严。
然而,“寿光俄向斗边沈”则转而表达对潘母突然离世的震惊和悲痛,"寿光"指代生命之光,"斗边沈"暗喻其逝去得如此迅速,如同北斗星坠落。接下来的“金花象轴恩虽在”,借金花象轴比喻潘母的恩德如金花般璀璨,虽然她已离去,但恩情犹在。
尾联“云陇山原痛可任”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他感到即使身处山川大地,也无法承受失去母亲的痛苦。最后,“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以自己仿佛化作堂前飞鹤,表达对潘母无尽的思念和哀悼,哀挽之情更为强烈,令人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失去亲人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