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灯影渐辞人影去,愁肠争与热肠持全文

灯影渐辞人影去,愁肠争与热肠持

清 · 刘继增
细雨斜风冷不支,更残有客梦醒时。
草深野岸蛙传鼓,月暗虚堂鬼唱诗。
灯影渐辞人影去,愁肠争与热肠持
眼前况味凭谁解,合付颓垣断井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湖边破屋中孤独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细雨斜风冷不支,更残有客梦醒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细雨斜风,不仅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寒意。更残,即更深夜尽,此时客人已梦醒,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状态的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人的孤独。

颔联“草深野岸蛙传鼓,月暗虚堂鬼唱诗”,继续深化孤独的主题。深草野岸,蛙声阵阵,仿佛在为这寂静的夜晚伴奏,但这种声音却显得格外凄凉,因为它们是孤独的象征。月暗虚堂,鬼唱诗,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鬼”来比喻孤独的灵魂,以“唱诗”象征内心的哀愁与思考。这两句诗通过自然与超自然元素的融合,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悲凉的意境。

颈联“灯影渐辞人影去,愁肠争与热肠持”,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破屋的情景。随着灯光逐渐消失,人影也渐渐离去,只剩下诗人独自面对内心的愁绪。愁肠与热肠的对比,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尾联“眼前况味凭谁解,合付颓垣断井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困惑无人理解的现实。眼前的滋味,只有破墙断井能够理解。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了理解和同情的能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理解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困惑和挣扎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