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出处:《绍隆寺》
唐 · 沈佺期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
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非胜适殊方,起諠归理难。
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
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
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非胜适殊方,起諠归理难。
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
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
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我跟随释迦牟尼很久,尊师已涅槃离去。探索佛法三十载,终在天边领悟大道。
并非远方胜利才值得,回归真理之路艰难。
放下才是善缘,世俗忧虑从未侵扰。
香烟缭绕于北洲,花龛隐藏在南山峰。
阶下石头高耸,窗中波澜荡漾。
云层之上树木繁茂,天空之下藤蔓缠绕。
身处尘世却静坐修行,虽贫困仍坚守佛业。
尝试以有缺陷之身,看待无生之境。
深入理解万物,更觉宁静者心安详。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作品,名为《绍隆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修行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开篇即点明诗人自诩为佛门后裔,长期追求佛法,终得悟道于天南之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个人修行历程。
"非胜适殊方,起諠归理难。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接着诗人阐述自己并不以物质或社会关系为重,而是追求心灵上的解脱,不为世俗牵绊。这段落强调了作者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香气缭绕、花朵隐藏等,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并通过“危昂”形容寺庙之险峻,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这两句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眼中的自然界已经不仅是现实的存在,而是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的精神寄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已经超脱物质欲望,通过修行达到一种“无生”的境界,即超越生死轮回的精神状态。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全诗结束于对宁静生活的肯定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平和与世俗隔绝的向往和追求。
沈佺期通过这首诗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个人修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