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流光又此辰,此中何意复经春
出处:《淑人大祥奠柩前用乙亥韵》
明 · 顾清
忽忽流光又此辰,此中何意复经春。
君应地下怜诸幼,我合愁中过六旬。
五鼎不消明镜恨,一灯翻忆布衣贫。
东风得与同归便,自斸青松荫两坟。
君应地下怜诸幼,我合愁中过六旬。
五鼎不消明镜恨,一灯翻忆布衣贫。
东风得与同归便,自斸青松荫两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清在淑人大祥奠柩前所作,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忽忽流光又此辰"描绘时光匆匆,转眼又到大祥之日,流露出对逝者逝去的怀念和岁月易逝的感叹。次句"此中何意复经春"进一步强调了时光荏苒,春天又来,却物是人非,诗人内心充满悲痛。
"君应地下怜诸幼"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想象他在地下也会怜悯尚未成年的孩子们,体现出他对家庭未来的忧虑。"我合愁中过六旬"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忧愁中步入老年,人生境遇的凄凉。
"五鼎不消明镜恨,一灯翻忆布衣贫"两句,通过五鼎祭祀的场景和一灯照明的生活画面,表达了对亡者生前简朴生活的追忆,以及对世事无常、贫富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东风得与同归便,自斸青松荫两坟"直抒胸臆,希望来世能与亡者一同归于大地,亲手种植青松为他们遮荫,表达了对永恒相伴的渴望和对生死的坦然接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