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全文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出处:《一百五歌
宋 · 张耒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拼音版原文

shānmínsuìshíshìmǎngyóuzhībàisǎobǎi

píngmíngshìchūchéngyīnhuánggāngqiánlièzūn

ruòbāofěněrzhēngshūjiāpēngyángpínjiàn

jiānfēngjiāngxiāngrénjiāchē

chāhuāyǐnjiǔshānbiānshìzuìhòushēngdònglín

nánrénwénxiàoxiāngxúnběirénwénlèimǎnjīn

注释

岁时事:节日习俗。
拜扫:清明扫墓。
平明:清晨。
城闉:城门。
尊俎: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的礼器,泛指祭品。
肩舆:轿子。
犊车:牛拉的小车。
插花饮酒:乡村集市上的风俗。

翻译

山里的居民遵循着粗犷的习俗,仍然知道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
清晨男女走出城门,聚集在黄土岗前摆设祭品。
竹叶包裹着糯米团和野菜,富户烤羊而穷人则以鱼为祭品。
傍晚时分,人们顶风冒雨坐轿子,江边乡村没有牛车代步。
在山边集市上,人们插花畅饮,醉后歌声飘荡邻里间。
南方人听到歌声会欢笑寻找源头,北方人听到却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和细节刻画,展示了山民的欢乐与悲凉,以及不同地区人士对于歌声的情感反应。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这两句表明即便是在偏远的山区,人们在岁末时仍旧会举行祭祀和清扫祖先墓地的活动,即使是简单的拜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延续。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这两句描绘了城中士族女子在节日里出门参加祭祀活动的情景,她们在黄土冈前摆放着供品,这些细节显示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和宗教礼仪。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这两句通过对比富人家的羊肉与贫穷家庭的鱼类祭品,反映出了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平等,同时也透露出人们在节日里依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进行庆祝。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这两句描写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中仍需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的生活条件简陋,没有牛马车只得依靠人力挑担,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农业社会的艰辛。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欢乐的情境,人们在山边集市中饮酒作乐,醉酒后的歌声传遍了周围,营造出一种喜庆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则表达了不同地区人们对于歌声的情感反应,南方人士听闻歌声会感到愉悦,彼此寻找共鸣;而北方人士则因歌声勾起思乡之情,不禁潸然泪下。这不仅是对音乐情感的不同体验,也折射出人们对于家乡和文化认同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