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岸边林立黄头儿,负戴装囊半村女全文

岸边林立黄头儿,负戴装囊半村女

出处:《新滩歌
清 · 宋琬
江水远赴瞿唐门,建瓴而下势欲吞。
东过秭归峡逾逼,双崖突起如藩垣。
神龙在槛虎被缚,自然拿攫还腾奔。
巨石中央列戈戟,云霾雨蛰磐孤根。
潆洄未肯注东海,朝宗讵识天王尊。
天吴九首作窟宅,当年割据哀公孙。
老蛟昼号猿夜啸,估客万里伤心魂。
疑是共工怒,头触昆仑折天柱。
又似樊将军,毛发冲冠皆倒竖。
丛祠血食饱淫昏,开凿无人念神禹。
岸边林立黄头儿,负戴装囊半村女
攀萝扪葛胜丁男,头上银钗已非古。
行旅纷纷学鱼贯,邻船隔舫更相唤。
一舟才过万人呼,沙头杂坐忘餐饭。
西来?艚去如箭,死丧之色人人面。
涛声断处即安澜,咫尺分明割乡县。
舟人酾酒妻孥喜,历尽惊湍观已止。
艰危莫漫数黄牛,鹿角狼头曹桧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瞿唐门至秭归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典故,以及沿途百姓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江水的奔流比喻瞿唐门的险峻,如同建瓴之势,欲吞天地。秭归峡的双崖陡峭,仿佛天然屏障。诗人借神龙被困和老蛟悲鸣,寓言历史的变迁与哀叹。

诗中提及天吴神话,暗示三峡的来历,以及对古代英雄如共工和樊将军的联想,增添了神秘与激昂的气氛。然而,现实中的渔民生活艰辛,岸边村落妇女负重劳作,祭祀神灵却无人忆及大禹治水的功绩。行旅者拥挤如鱼,船只穿梭,人们因恐惧而面色苍白,显示出生活的艰难。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平静安宁的渴望,涛声过后便是安宁,但地理上的咫尺之隔却分隔了两岸的乡县。尽管舟人与家眷因渡过难关而欣喜,但仍提醒读者勿轻视危险的存在,警惕像黄牛、鹿角狼头等地名所寓含的历史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新滩歌》以江景为载体,融入历史传说和民间生活,展现了清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