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康漫夸玄武宫,思训羞传大同殿
出处:《过柏林寺观吴道子壁间画水作长歌志之》
清 · 陶元藻
君不见东南大地之水称汪洋,远趋日本连扶桑。
画师要与玄衣使者斗驱入,赵州东郭祇园墙。
沺沺汗汗失涯涘,一笔雨笔分低昂。
冲飙怒转势倔强,陡然起立波为扬。
我闻江深五里海十里,今此下窥无底谁能量。
回头忽见墨痕变,冯夷气静开生面。
慈航宝筏来有无,尺咫蓬莱水清浅。
浪皱靴纹削可平,并刀剪取澄江练。
长康漫夸玄武宫,思训羞传大同殿。
学道曾参观水术,探奇复作画水歌。
良工下笔畏缺漏,文水武水胥包罗。
愿以天瓢汲泱漭,用浇半生胸中抑塞不平之坎坷。
忆昔南浮淮泗,北步洪河,乘风欲破万里浪,大力横截生鼋鼍。
胡为乎萍流梗泛随秋波,珊瑚生枝不在网,圆折方折谁观摩。
浮槎有人天上去,中洲无梁那得过。
吴道子,吴道子,但知画水焉知他。
吾其衰病嗟蹉跎,水乎水乎奈尔何!
画师要与玄衣使者斗驱入,赵州东郭祇园墙。
沺沺汗汗失涯涘,一笔雨笔分低昂。
冲飙怒转势倔强,陡然起立波为扬。
我闻江深五里海十里,今此下窥无底谁能量。
回头忽见墨痕变,冯夷气静开生面。
慈航宝筏来有无,尺咫蓬莱水清浅。
浪皱靴纹削可平,并刀剪取澄江练。
长康漫夸玄武宫,思训羞传大同殿。
学道曾参观水术,探奇复作画水歌。
良工下笔畏缺漏,文水武水胥包罗。
愿以天瓢汲泱漭,用浇半生胸中抑塞不平之坎坷。
忆昔南浮淮泗,北步洪河,乘风欲破万里浪,大力横截生鼋鼍。
胡为乎萍流梗泛随秋波,珊瑚生枝不在网,圆折方折谁观摩。
浮槎有人天上去,中洲无梁那得过。
吴道子,吴道子,但知画水焉知他。
吾其衰病嗟蹉跎,水乎水乎奈尔何!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陶元藻的《过柏林寺观吴道子壁间画水作长歌志之》描绘了观者对吴道子画作中水的深深赞叹和感慨。诗人首先惊叹于画中汪洋大海的广阔,仿佛能连通日本的扶桑,画师的技艺与自然之力相抗衡。接着,他细致描绘了画中的波涛汹涌,既有静态的墨痕变化,又有动态的浪花翻腾,犹如慈航宝筏、尺咫蓬莱的仙境。
诗人将吴道子的画与古代名匠如长康、思训相提并论,赞美其在水的表现上技艺高超,但又感叹自己未能如画中般自由自在,只能借画中的水抒发胸中郁积的情感。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曾在淮泗南下、洪河北行,面对大浪时充满豪情,如今却只能感慨时光荏苒,身体衰病。
最后,诗人以“吴道子,吴道子”反复呼唤,表达了对画中水的理解超越了画作本身,寓意着对人生无常和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是对艺术的赞赏,也是对人生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