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
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
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
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
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
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
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
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
鉴赏
这首诗《立雪斋》是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追求的坚定决心以及对师道的尊崇。
首句“讲学志已笃”,开篇即点明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接着,“更欲从明师”表达了作者渴望向更高明的老师学习的愿望。“鹄立在函丈,翼翼慎其仪”,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老师的面前恭敬站立,举止谨慎的情景,体现了对师道的敬畏之心。
“岂不思退逸,进修当此时”,表明了作者在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但最终选择了继续努力学习,体现了其坚定的意志。“朔风吹前庭,雪落何霏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肃穆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专注与坚韧。
“凝心注道妙,不觉寒切肌”,展现了作者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甚至忘记了外界的寒冷,体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与痴迷。“自非素志坚,安取青名垂”,强调了只有具备坚定的志向,才能在学问之路上有所成就,留下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阳风激高唱,兔苑誇严辞”,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于浮夸言语的不屑,以及对真正学问价值的坚持。“徒然骇众听,名教竟何裨”,表达了对那些仅仅为了博得众人关注而发表空洞言论的人的批评,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对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揆予慕前修,将殊世俗为”,表明了作者不仅仰慕前人的成就,更希望在学问上有所超越,与众不同。“轩居既旷达,岂徒积书诗”,通过描述自己居住环境的开阔与自由,暗示了作者在学问上的追求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提升。“勖哉崇明德,贤哲与同归”,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的推崇,以及与贤哲同行的决心,体现了其理想中的学术追求与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立雪斋》不仅是一首展现个人求学之路的诗歌,更蕴含了对于师道、学问、品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在追求学问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